大型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9-28 发布作者: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大型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中存在的监测内容单一、站网布局不合理、监测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保障大型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改造工程建设的连续性,确保灌区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增强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灌区的均衡受益,完善灌区工程建设,对工程所涉及的液体涡轮流量计设施进行建设非常必要。
1 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存在的问题
目前,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现状与构造一个真正意义的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系统还存在较大差距:
1)监测内容单一,站网功能不完善,监测项目主要局限于河、渠水量和地下水常规项目。
2)监测行为不规范,多数监测资料未经必要的审查认定,缺乏公信度,可靠性较差,成果精度不高,大多只适用于宏观控制。
3)站网布局缺乏科学论证和统一规划,灌区
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和计量资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监测站点稀少,存在大量的监测空白区。
4) 水管部门虽有较庞大的渠道水量计量体系,但多侧重于重要分水闸口的监测。支渠以下的灌区内部缺乏系统的水量量测设施,部分地区并未实施水量监测。
5)监测资料分属于不同单位、部门所有,难以实现监测信息的共享。
6)在监测设施设备水平低、信息时效性差等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状况下,灌区水平衡分析研究系统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模型参数难以可靠识别,分析计算难以提高精度,研究成果难以获得科学的结论。
2 解决方案
2.1 液体涡轮流量计监测设计
地表水监测站网工程设计中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站测验河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
1)水准点:按照液体涡轮流量计普通测量相关规范的要求,灌区液体涡轮流量计站每站需增设水准,基本水准点应设在历年较高水位以上,水准点应按照规范埋设,在砌筑挡土墙之前必须把回填土夯实,并预制正方形保护盖板。根据规范要求,需从国家水准点引测本站水准点高程。
2) 地形测量:为了掌握各测站现行断面情况,需对每处测验断面重新进行地形测绘,每处测验断面按上下游 1000 m 布置,河宽测绘至大堤外坡脚。
2.2 水位监测工程
水位观测设施包括水尺、雷达水位计基础及支架。根据水位观测需要及断面实际情况,每处液体涡轮流量计站基本测验断面设置直立式水尺 4 支,水尺埋设应符合水位观测相关标准。每处液体涡轮流量计站基本水尺断面附近建设雷达自记水位基础及支架各 1 座。水位自动观测设备主要有弦振式压力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和雷达水位计等。直立式水尺为传统的水位观测设备,人工观测,用于对自记数据的校正。根据综合对比,故采用雷达水位记。